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2-06-26 15:36
来源:本站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年。2021年,市慈善协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精心指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始终恪守慈善宗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大局,积极筹募善款,实施了多项“贴民心、近民意、解民忧”的慈善救助活动。全年共募集善款110.03万元,募集物资12.72万元,累计支出善款180.15万元,支出物资61.72万元,慈惠困难群众数千人,努力开创慈善工作新局面。
一、多元募集,提升慈善救助硬实力
慈善资金的募集直接决定慈善救助、服务的成效,市慈善协会紧抓不懈,在巩固企业冠名基金、“慈善一日捐”等原有募集渠道的同时,与时俱进、拓展视野、深挖资源,探索募集新思路。
1、企业冠名。企业冠名基金是善款募集长效机制的基础。协会2021年各类企业冠名基金募集善款26.24万元。均按照捐赠者意愿进行资金筹募和救助帮扶。通过宣传做好资金增量,规范公开做好帮困解难。
2、“慈善一日捐”。9月3日,协会向全社会发出倡议,活动自9月5日起正式启动。此次一日捐活动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参与下,成效明显,共收到捐款 笔,捐款金额30.02万元。
3、定向捐赠。协会支持企业开展定向捐赠,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教育、文化、卫生、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全年定向捐赠达到8.77万元,均按捐赠者意愿拨付到位,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4、日常捐助。2021年1月11日,池州市华亚矿业有限公司捐助两笔捐赠款,10万元用于两节期间慰问山区困难群众;10万元用于两节期间购买大米、油、土鸡蛋慰问12所敬老院。7月8日、12月10日,池州汇金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捐赠25万元用于山区因病致贫特困家庭,重点用于救助因家庭成员患癌症、尿毒症或重症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
二、规范项目,提升慈善救助精准度
慈善救助是慈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1年,市慈善协会紧紧围绕年初计划,积极开展慈善情暖万家、助医、助学、助老等各项慈善救助活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充分发挥了慈善事业在社会救助中的积极作用。
1、慈善情暖万家。“慈善情暖万家”活动是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要“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活动,投入救助资金14万元,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每户500元慰问金,切实帮助其解决生产和生活困难。传递慈善温暖,体现社会大爱。
2、慈善助医。针对患重大疾病、自费比例高的困难群众,运用贫困家庭救助基金、中池医疗生活救助基金、环境污染生活救助基金开展了助医行动,竭力帮助贫困户解决医疗难问题。共救助79人,发放救助资金27.2万元。
3、慈善助学。黎虎助学基金、志一基金,关爱莘莘学子。向91名大学生发放助学款34.5万元;9月安徽省慈善总会向我市21名事实无人抚养孤儿发放助学金,共计1.77万元。帮扶困难学子圆梦。志德驾驶培训基金帮助51名劳动力学习驾驶技术,取得驾驶证书。
4、慈善助老。春节前夕,常青助老基金持续开展百岁老人慰问及困难老人慰问。百岁老人每人2000元的慰问金,困难老人每人1000元的慰问金。共走访41名老人,支出善款6.2元。此外,慰问12所敬老院,给老人们送去食用油、富硒米、鸡蛋等慰问品。
5、慈善助困。池州汇金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捐赠款用于山区因病致贫特困家庭,重点用于救助因家庭成员患癌症、尿毒症或重症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救助困难群众250户,每户1000元。
6、慈善建设扶助。依托黎虎建设扶助基金,安排975吨水泥,重点帮扶农村困难家庭建房修房及农村公益性项目补助。全年帮助困难群众修建房屋、改造危房164间。
三、创新载体,提升慈善文化影响力
2021年,市慈善协会始终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慈善法》作为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以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为目标,加大慈善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
1、主流媒体。依托池州广播电视台、池州日报、手机报等主流媒体扩大宣传。与市传媒中心密切合作,多渠道进行立体式宣传,使慈善品牌深入人心。
2、自有媒体。在强化与新闻媒体合作的基础上,精心打造慈善自身宣传阵地,依托市民政局网站中的慈善板块,及时播发慈善动态、慈善法律法规等内容;发挥“互联网+”作用,借助网站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增加与社会公众间的互动,引导全民向善;定期更新“慈善栏目”宣传内容,展示慈善成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依法行善,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度
协会坚持不断完善制度,依法行善、依法兴善、依法治善,使慈善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社会公信力。
1、建章立制。一是根据新形势对慈善的新要求,协会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落实财务管理制度,落实跟踪督查制度。二是严格按照各项基金管理办法,明晰资金资助范围和受益对象,规范救助过程,按照协议约定执行,确保慈善工作规范运行。
2、信息公开。依据《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规定,建立慈善信息公开制度,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每半年发布慈善资金捐赠、支出情况,在慈善中国公开年度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依托市民政局网站、池州日报公开项目救助情况,使广大市民对捐助和受助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有效提升了协会在全社会的公信度和感召力。
3、加强学习。一是注重思想教育,借助市民政局党史教育,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慈善法律法规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廉洁自律,扎实工作,热情服务,树立慈善组织良好形象;二是加强交流学习,受疫情影响,工作人员与部分先进地市电话研讨交流,学习先进公益组织的机构管理、资源筹集等经验,提高自我革新和发展能力;三是参加业务培训,积极报名参加安徽省慈善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班(疫情未开展),增强慈善总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依法依规开展慈善工作的能力,促进我市的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建立联动机制,积极申请并通过成为中华慈善总会会员单位、安徽省慈善总会理事单位、与宁波市鄞州区慈善总会友好互动,搭建慈善工作交流平台,学习先进工作经验,为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夯实基础。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协会深切体会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理事、会员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池州市慈善协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各位理事、和会员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慈善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同会员之间的联动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慈善项目推广程度和社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做好慈善工作的整体水平,努力实现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五、2022 年工作要点
2022 年,池州市慈善协会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服务发展大局,努力在推进慈善精准扶贫、慈善资金募集、慈善文化宣传,为助力共同富裕,促进乡村振兴,为“三优”池州贡献慈善力量。
(一)坚持依法行善
以《慈善法》为准绳,严格按照《慈善法》、协会章程等规定开展各项工作,推动慈善工作规范化运作,不断提升协会公信力。坚持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让慈善在阳光下健康运行。
(二)坚持稳中求进
一是坚持把募捐作为慈善工作第一要务,以企业冠名基金和慈善“一日捐”为抓手,组织抓好日常捐赠活动。拓宽募捐渠道,进一步加大慈善募捐力度。二是继续推广基金冠名。引导不同需求的捐赠企业、个人在慈善协会设立冠名基金,组织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慈善、参与慈善。
(三)推广慈善事业
一是要围绕“中华慈善日”做好专题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二是继续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积极传播推广慈善的工作亮点,让更多人了解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三是传播慈善文化,不断提升公众对慈善总会工作的知晓度、认可度。